<
    只可惜也就只能抱那么一会儿而已。

    高郁倒是想一直这么拥着,但起初的拥抱还能解释成久别重逢后的情难自禁,再抱下去娄琛一定会发现问题了。

    因此即使舍不得,高郁最后还是将人放了开来。

    两人叙过旧,念过情,娄琛这才想起被他久未归来的高显。

    而娄琛不知道的是,被遗忘的世子殿下此刻正在夹板上,与眼前寒山一般的侍卫,大眼瞪着小眼。

    高显本想着偷偷出来瞧瞧那青衣公子到底是何人物,若真对娄琛有什么想法,就先将人打晕了藏起来,再悄悄带着娄琛溜走。

    却不想,他跟着那少年穿过回廊,来到甲板上,看的却是持剑而立,一脸肃然看着他的于子清。

    高显顿时浑身一颤,知道自己完了。

    不过在魂归天际之前,高显觉得自己还可以挣扎一下。

    “子清啊……”高显靠在栏杆上,侧头看着腰背挺直如青松的于子清,“你说皇兄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想起我们呀?”

    “不不不,还是别想起我们的好……”高显一想到他那皇兄收拾人的手段,背后就直冒冷汗。

    于子清瞄了高显一眼,并不回答,只转头看向湖畔,眼神悠远,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    “呜呜……子清你变坏了……”没有得到回应的高显,委屈的像个孩子,一边抽抽搭搭一边道:“以前你从不会这般对我的,即使再不乐意,问上五六句,也总会答上一句,绝不会像现在这样,一句也不答。当真冷酷,当真无情,当真无意的很……”

    于子清眉头跳了跳,深呼出一口气后才将压在剑柄上的手收了回来,继续默然看向远方。

    若是旁人被这般漠视,早就偃旗息鼓了,但高显是谁,西北第一小霸王。

    除了先斩后奏,高显自说自话的本事厉害的很,于子清不理他,他也能自娱自乐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从哪儿掏出个小折扇,栏杆上一扇,折扇一扇,便换了副翩翩公子的模样。

    只是终归是本性难改,话一说出口就立刻就败了周身的气度:“子清啊,你也知晓皇兄对娄都尉的心思吧?”

    “你说这二八少女的心思难猜就算了,皇兄这二八少年也怎么矫情的很……”

    “子清你猜,娄都尉心里头可也有皇兄?”

    “我猜是有的吧,要不然当年也不会为了他留下来……”

    “可皇兄也真狠,什么事都不告诉娄都尉就算了,还把人赶去西北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去五年,,黄花菜都凉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算了,皇兄竟然还同云千兮那丫头订了亲。”

    “前脚让我好好看着娄都尉,别让他被人拐跑了,后脚就订了亲……你说皇兄这般是不是太过分了些?”

    “子清你说是不是?”

    “子清你说句话啊……”

    “子清你怎么又不理我了,哎,跟着皇兄这些年,你真的学坏了……”

    有句话叫说曹操,曹操就到。

    高显话音刚落,身后房间的门就刚好打开,一清朗的男音从背后传了过来:“你们在说聊什么呢?这般热闹,王弟告诉我一声可好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皇兄你来啦……”转身见着正朝走来的人,高显浑身一凛,赶忙嬉笑道,“没什么,没什么……我跟子清在看花灯呢……哎呀呀,对了对了,皇兄你怎么在这里……可真是让弟弟我惊喜万分啊……呵呵,呵呵……”

    高郁封为储君之后,按理高显再见应唤一声太子殿下,可两兄弟亲厚,即使身份变了依然如往昔一般亲密。

    “还不都是因为你。”高郁多过高显手中的折扇,给了他脑袋一下,“在西北小打小闹就算了,这次竟然敢无奉诏私自离开封地,你可知这是要是被御史台发现了,会怎样处理?”

    怎样处理,当时是会好好参上他一本,告他一个预谋叛反之罪。

    高显缩了缩脖子,捂着脑袋小心道:“皇兄恕罪,皇兄恕罪,弟弟不是知道错了嘛,要不怎会临出发先给皇兄去一封信。”

    “你啊,就太平日子过多了,欠收拾。”高郁虽是责骂,但话中却全无怒意,只微翘着嘴角道,“我要不来看看,谁知道你会再弄出多大的麻烦。”

    高显一听便知自家皇兄心情似乎非常不错,因此赶忙顺杆上爬道:“皇兄既然到了,弟弟自然不会再惹麻烦。只是皇兄如今身为太子,这般离京可会有大碍?”

    高显也冤枉的很,他信上那么说只是想给高郁提个醒而已,毕竟高郁如今身份不同,是绝不可能为了他们两来一趟淮南的。

    却没想随口一提的事偏偏就成了真,因此一出船舱看见于子清的时候,他也很是惊讶了一番。

    “这倒是无妨,太子也有生病的时候,因病缺席一两次早朝也没什么不可。”高郁目光转向娄琛,带着柔柔的笑,“况且光州离京城并不远,今日暂且逗留一日,明日顺流而下,先送你们到寿州,后在转乘马车,不过一日便能回到京城。”

    高郁没有提自己是怎样的辗转反侧,夜不能寐,没有提自己是如何的心急如焚,连片刻都等不得,更没有提他为了能腾出两天的时间,连夜批了多少奏折,将多少紧急之事置后。

    只轻描淡写这般一说,将所有的艰辛都藏在那云淡风轻的笑意之后。

    说罢高郁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,轻咳一声继续道:“只是这次离京只有子清同行,并未调用御林军。为掩人耳目,只好租了一艘画舫。”

    “哦……”高显意味深长的一笑,原来皇兄也是偷偷溜出来的,怪不得都不罚他了。

    可是转念一想,又有不对,他家皇兄出现在这里连他也不知道,那刚才娄琛又是怎么看出,又为什么会轻易答应那个少年的相邀?

    高显心中顿时警铃大作,直觉自己似乎漏掉了许多重要的事情。

    可娄琛却没像他那般紧张,闻言只微微一笑,解释道:“微臣只是多留了个心眼儿而已。”

    高郁出现在此处虽是意料之外,但仔细想来却又是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其实娄琛前些两天便察觉到,他与高显一路走来身边跟了不少的人。

    娄琛起初还警惕万分,握紧手中宝剑随侍准备拔剑而出,可跟了两天之后,娄琛却发现这群人虽然步步紧随,但却并无恶意,相反偶会遇到难事,那些人甚至还会帮上一帮。

    比如刚刚出西京北路那一日,因着高显懈怠,两人临到傍晚之时也没能找到。

    夜晚赶路太过危险,娄琛本想着那夜恐怕就要露宿郊外了,却没想又过了一个山头之后竟在山间发现了间小木屋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木屋,用山野中随意可见的树木搭就。

    可麻雀虽小,但却五脏俱全,娄琛小心翼翼的进得里头去查看,却发现屋中虽空无一人,但生活用具一应俱全,房梁上甚至还挂有几块风干的肉。

    娄琛本以为这只是个巧合,可没想到巧合的还在后面,路过均州的时候城门明明已经过了关城门的时辰,两人到时却刚好赶上落锁。

    守城士兵见到两人,查问一番后就放了行,全无刁难。

    娄琛开始还以为是靖王下手的,等到了淮南西路发现虽换了一群人,却仍旧跟着他们的时候才发现了不对。

    可他刚开始时,他也没往高郁那处想,毕竟京城与淮南相隔百里,长鞭莫及,高郁的势力该没有发展至此才对。

    直到刚才,窗口处匆匆一瞥……

    娄琛初时还以为自己看错了,那本该坐镇皇城之中的人怎么会出现在百里之外的光州,可看到那款款走来,邀他们同船而乘的少年之后,娄琛却又确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那少年装束与秦淮湖上画舫小倌儿无异,可以一开口却是京城口音。

    结合前日的经理,娄琛略微一想,便猜出了其中端倪,因此将计就计,上得船来想看看来人究竟是谁。

    娄琛原本还以为,来的应是高郁信任之人,要么是于子清要么便是林书芫,却没想到临到头来,推门而入的竟是高郁本人。

    高显听罢一番解释,气闷了不已,敢情这一路上就他傻了吧唧的,什么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这感觉真不好,不好。

    娄琛瞧着噘嘴憋气的高显,也不安慰,只抿嘴一笑。

    看着眉眼弯弯,嘴角微挑,笑得恣意盎然的娄琛,高郁一时心痒难耐,恨不得将人搂进怀中,好好亲密个够。

    可瞧一想如今局势,却只能作罢。

    只能看不能吃便算了,如今连摸上一摸也不行,这样的日子也太难捱了。

    高郁心中苦闷,委屈不已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作者:知足吧,现在还给你抱,以后连抱都抱不了。

    高郁【(#‵′) 】:你说什么……

    高显:她是说,皇兄你这个渣攻,上辈子的报应来了,要虐你了!

    高郁:把我四十米的长刀拿来!

    作者:呵呵,小虐怡情大虐伤身,我们适当虐一下,比如阿琛发现你的感情不对,拒绝你怎么样?

    高郁:看刀!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嘿嘿,我发现写攻这样患得患失的感觉,很爽啊,努力加油,下面还有更爽的……

    ps,最近是不是进入疲软期,大家看着无聊都不爱留言了,-t-

    一定要作者放大招么!!!

    第63章 花灯情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

    高显终究还是等来安慰,只是安慰的人却不是他想的那个。

    于子清冷着一张脸将将自家太子递上的折扇交还给他的时候,高显还愣了一下,本想再多埋怨卖点惨什么的,可以抬头见着面前板着脸,像是自己欠了他百两银子没还似得人,只笑笑作罢。

    没有犯浑犯浑的高显给了个台阶之后,就顺着下了。

    而后又是欢欢喜喜人一个,拉扯着娄琛就要下船放花灯去。

    江南素有乞巧夜放水秀花灯的风俗,灯为莲花状,也不需要装饰的多金桥,只需层叠两层,中间点上一小节蜡烛即可。

    莲花灯可祈愿,因此好些花灯上都写上一些祝福的词句,或是祈祷风调雨顺,或者祈福家人安康。

    当然,更多时候放一盏花灯却是为了传情,在花灯上壁上写上一句诗或一阙词,放于水中,随波而流,若是被有心人拾到了,成就一番佳偶良缘也是常有的事。

    因此每当这个时候,秦淮岸边就会聚满了年轻男女,人手一个精致的莲花灯,挨个儿的放淮河里放,烛火莹莹恰似人间银河,连起了相思的人。

    高显先前在街上逛游的时候便听小贩讲了花灯的事,一心想着也去放上一盏,不求姻缘不求情,只求日后也能如现在这般,悠闲自在。

    只是后来上船的地方是渡口,不是放花灯的地儿,因此没能成行。

    此时舟行碧波上,不一会儿就已到了湖中央,放眼望去皆是各色花灯,高显便又有些心动。

    高郁本不愿往人多的地方去,可一听花灯叙情之后便成了最欢喜的那个。

    乞巧临近之时,画舫上都会备有许多花灯,高郁先前拿在手上的琉璃盏就是。只是那些那花灯大多是寻手艺人做的,精巧非凡,通常只是挂在船上观赏用,并不会真的放于河中。

    不过这会儿也不计较那么多了,随意找了四个堪用的,各自在花灯壁上写好词句之后,四人便找了一处较为偏僻河岸下了船。